联 系 人:吉恩特客服
手 机:136-0866-9917(微信同号)
地 址: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火炬创业园
中国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论文,为我们理解***神经系统广泛存在的一类谷氨酸受体如何受到调控提供了洞见。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赵岩研究员、张凯研究员以及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的石云教授为这篇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
我们知道谷氨酸是***神经系统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在学习、记忆、神经发育、以及突触可塑性上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对应的谷氨酸受体在神经元连接部位的表达和功能,是突触信号传递的效率与神经网络活性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这项研究关注的Kainate受体属于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由四个亚基组成,通过结合谷氨酸调控通道的开闭状态。与其他两种研究更广泛的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MDA受体、AMPA受体不同的是,Kainate受体在突触前和突触后膜均存在。
以往的研究指出,大脑中Kainate受体的突触定位、通道性质和药理学受到辅助亚基蛋白NETO家族的严格调控。
为了进一步揭示了NETO蛋白调控Kanaite受体的精细结构和分子机制,研究小组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获得了GluK2亚基组成的Kainate受体与NETO2蛋白形成的复合物结构,并且***解析了GluK2-NETO2复合物与抑制剂结合的关闭状态结构,以及与激动剂结合的脱敏状态结构。结合电生理功能实验验证,研究人员揭示了NETO2调控Kainate受体脱敏和内向整流的分子机制。
▲结构揭示NETO2调控Kainate受体脱敏和内向整流的分子机制
通过对复合物结构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辅基NETO2与GluK2亚基的结合有可变的化学计量比,NETO2亚基以1:4或2:4结合在GluK2四聚体的一侧或者两侧,其不同结构域分别与GluK2的氨基末端结构域(ATD)、配体结合结构域(LBD)和跨膜结构域(TMD)相互作用,任意一处相互作用位置的突变均会影响NETO2调控受体的活性。
研究人员还发现,GluK2-Neto2复合物胞内侧,有一个受体M1-M2 接头形成的胞内结构域(intracellular cap domain),NETO2的跨膜螺旋通过与ICD相互作用调节通道的整流效应。电生理实验表明,AMPA受体的内向整流效应也受到相似结构域的调控。
综合来看,这项研究让我们对离子型谷氨酸受体Kanaite受体的调控机制有了更精细的认知。鉴于这类受体在***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调节功能,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些新发现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关键受体功能,服务于未来的药物设计。
RNA提取磁珠属于纳米生物磁珠的一种,主要作用是用于核酸提取过程中的RNA提取,粒径分布在500nm左右,是洛阳吉恩特生物自主研发生产的高分子纳米磁性微球,该磁珠悬浮时间长,磁响应时间迅速,对DNA甲基化过程中的提取环节提供良好的支持,可明显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并在提取结果上保持稳定,配合核酸提取仪,更能实现快速的RNA提取。